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審查調查438.8萬件470.9萬人
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截至今年4月底,全國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134.4萬人次。其中,運用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695.1萬人次,占61.3%;運用第二種形態處理334.1萬人次,占29.4%;運用第三種形態處理56.5萬人次,占5%;運用第四種形態處理48.7萬人次,占4.3%。
發布會強調,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實現了全面從嚴治黨領導體制重塑、戰略目標重塑、組織機構重塑、工作力量重塑、責任體系重塑;發揮政治建設統領作用和思想建設基礎作用,黨在復雜嚴峻斗爭中保持了政治本色;始終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反“四風”、反腐敗、反特權一體推進,厚植了黨的執政根基;健全黨自我革命的制度規范,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不斷完善。十年浴火淬煉,我們黨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人民群眾對我們黨更加充滿信心、信任和信賴,黨執政的政治基礎更加穩固。
發布會介紹,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國共有7.4萬人主動向紀檢監察機關投案,有力說明腐敗蔓延勢頭得到有力遏制,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進入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的常態化階段。2020年以來,紀檢監察機關提出紀檢監察建議21.6萬份,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綜合效應。
發布會表示,反腐敗斗爭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也是新時代進行的偉大斗爭中的關鍵一役。我們依靠中國共產黨領導反對腐敗,依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嚴懲腐敗,依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防治腐敗,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反腐敗之路。在正風肅紀反腐各項工作中都貫穿一體推進的理念,始終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扎緊防治腐敗的制度籠子,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書寫了人類反腐敗斗爭歷史新篇章。
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嚴肅認真對待、凡是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堅決糾正,向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亮劍,讓群眾感受到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不斷增強對黨的信賴和擁護。
一是嚴肅查處民生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黨的十九大以來,截至今年4月底,全國共查處民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49.6萬個,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5.6萬人。二是堅決整治扶貧和鄉村振興領域的突出問題。2018年-2020年,開展三年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期間,全國共查處相關問題28萬個,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8.8萬人。2021年,查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腐敗和作風問題1.9萬個,處分1.7萬人。2022年以來,查處鄉村振興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1萬個,處分1.1萬人。三是深挖徹查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截至今年4月底,全國共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10.1萬個,給予黨紀政務處分9.2萬人,移送檢察機關1.2萬人,特別是嚴肅查處了云南孫小果等重大黑惡案件背后的腐敗和“保護傘”問題。四是建立健全基層監督的長效機制。